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信息化建設方案篇一
到20xx年底在全縣范圍內建立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網絡平臺和國家、省、市、縣、鄉免疫預防接種網絡體系,實現全縣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共享與管理。
1、20xx年完成全縣的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基層預防接種單位建立并正常運行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
2、已使用并將繼續使用其他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地區,必須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交換集成標準》的要求,對應用軟件進行調整,按照時間安排實現與國家、省、市、縣級信息管理平臺的數據交換。
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分為接種點客戶端軟件和國家信息管理平臺兩個部分,系統的基本功能為:
(一)接種點基本服務和管理功能
在預防接種實施過程中,接種人員通過接種點客戶端軟件對當天接種的疫苗、冷鏈運轉等情況進行登記,完成免疫服務基本資料的建檔。每次兒童接種后及時將接種信息錄入系統,同時對下一次接種進行預約。通過從國家信息管理平臺將流動兒童的接種信息下載到接種點客戶端軟件系統中,完成對流動兒童的接種。利用接種點客戶端軟件,可以隨時對兒童接種情況進行查詢、統計,還可以打印預約通知單、統計結果和接種卡證。
(二)國家、省、市、縣級對接種信息的監測和管理功能
各級通過國家用戶權限管理系統授權登錄國家信息管理平臺,對轄區兒童預防接種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工作人員通過查詢兒童的個案信息實現對兒童接種個案信息管理;按《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對一、二類疫苗的接種情況和流動兒童接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通過上傳下載日志分析接種點上報的個案數、頻率、及時率、成功率,及時發現接種點常規免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運行系統的基本條件
1、具備用于轄區日常業務管理的計算機1臺(處理器頻率高于1500mhz,內存大于256mb);
2、保障寬帶網絡接入(adsl或光纖)及維持運轉;
3、windows操作系統、防病毒軟件;
4、具有2名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并有免疫規劃信息管理工作經驗的人員。
(二)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運行系統的基本條件
1、開展日常預防接種服務的計算機1臺(處理器頻率高于1500mhz,內存大于256mb),用于接種證、報表或其他資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機1臺。
如果數據采集方式采用磁卡或條形碼等,鄉級還須配有相應的數據識別設備。
2、保障寬帶網絡接入(adsl或光纖)及維持運轉。
3、windows操作系統、防病毒軟件。
4、具有至少2名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并具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務工作經驗的人員。
承擔此工作的人員要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中專以上學歷,執業醫師(護師),獲得預防接種資格證書,年齡最好在45歲以下。
(三)縣級如需建立本地系統應用管理平臺的條件
1、用于接入公網的2-10m光纖,至少2個公網ip地址;
2、pc機服務器、防火墻、3000va在線式不間斷電源等各1臺;
3、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oracle數據庫(市級平臺可采用sql sever數據庫)、net 平臺;
4、1名軟件、硬件系統維護人員,2名免疫規劃專業人員。
(一)經費
1、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系統建設費用分為兩類,一類系統硬件設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和讀卡器,另一類是系統維護費,包括軟件應用安裝與培訓費、每年系統維護費和硬件折舊費(硬件折舊期5年)。
2、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預約通知空白單。有條件的地區如果使用條形碼或磁卡等設備,應以縣為單位統一部署。
(二)人員培訓
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工作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需要加大培訓和技術支持力度才能保證系統的部署和正常運轉,根據信息系統的建設規劃,衛生局、疾控中心將對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信息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客戶端軟件的安裝、使用、系統管理、國家信息管理平臺的使用等,培訓的重點應放在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人員對客戶端軟件的使用上。培訓結束時要求學員均應參加考核,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人員須獲得地方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軟件操作技能培訓合格證,并持證上崗。
(三)建立基本信息檔案
兒童基本信息檔案由建立兒童預防接種證(卡)的原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在系統啟動后3個月內對所有在冊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兒童預防接種歷史資料進行信息錄入,建立兒童預防接種基礎數據庫,并為每一名兒童建立唯一的編碼,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條形碼或磁卡等,以便系統自動識別和登錄。
(四)職責分工
1、縣衛生局
(1)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工作的管理,建設和完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并為系統正常運行提供保障條件。
(2)結合本轄區具體情況,組織制定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工作方案,落實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工作。
(3)定期組織開展對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
2、縣疾病控制中心
(1)制定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管理系統實施計劃,指導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開展信息系統實施工作,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2)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業務管理、技術培訓、督導和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的質量控制,開展考核和評估工作。
(3)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的收集、分析、評價、報告和反饋。
(4)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的數據備份,確保報告數據安全。
(5)承擔本轄區尚未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的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的預防接種統計信息錄入和上報。
3、鄉級防保組織或接種單位
(1)建立健全預防接種證(卡)登記管理制度和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制度。
(2)負責本單位和村級接種單位預防接種服務人員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培訓。
(3)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的鄉級防保組織或接種單位,負責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管理。
鄉級接種單位負責兒童預防接種個案信息的收集、登記、錄入和網絡報告;負責信息管理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數據備份,確保系統和數據安全。
有村級接種單位的鄉級防保組織,還需承擔轄區內村級接種單位兒童預防接種接種個案信息的錄入和網絡報告。
(4)尚未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的鄉級防保組織或接種單位,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開展接種率報告。
4、村衛生站
負責向鄉級防保組織提交兒童預防接種登記基本資料。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信息化建設方案篇二
為切實做好20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揮系統為龍頭的“金水工程”建設,在充分征求局機關各處室、××市水投集團意見基礎上,形成20xx××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實施計劃。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在20xx年、20xx年重點信息化項目建設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災情以及相關信息采集系統為基礎、通信系統為保障、計算機網絡系統為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和相關水利信息化業務系統。系統要求先進實用、高效可靠、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20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設任務有七項,具體為:
(一)××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20xx年建設項目
1、工災情采集系統
××市范圍內建設40個工災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關工災情采集設備和工災情數據整理上報軟件。
2、智能圖像水文采集系統
××市水利數據中心智能圖像分析系統建設,共建設18個重要報訊站點的智能視頻監控設備。
3、××縣分會場項目
在視頻會商系統主會場項目建成基礎上,向下延伸,××縣視頻分會場系統建設。
4、應用軟件二期工程
在軟件一期工程基礎上,啟動包括洪水預報系統、山洪災害預測預報系統、防汛會商支持系統、氣象產品系統、水利工程規劃建設與管理系統、水資源管理系統、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系統、地方電力管理系統等軟件二期工程。
(二)水文站網建設
建設中洞等7個水文站生產業務用房、雨量觀測場、水位流量測驗設施,配置雨量、蒸發、水位、流量、含沙量及通訊設備儀器。
(三)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
建設33座中型、小(一)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維護21座已成的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市級大壩安全管理系統平臺。
(四)水資源費征收管理信息系統
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各取水單位取水信息及時匯集;通過研發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監控、管理水資源費征收情況;建成系統遠程管理平臺,實現實時、科學、高效的管理。
(五)××市防汛抗旱物資管理系統
建立物資管理數據庫,物資出入庫和調撥流程管理,實現防汛抗旱物資信息化管理。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統
××市河道岸線規劃管理、涉河建設項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信息系統。
(七)檔案資料信息庫
通過研發軟件管理系統,將文檔、圖片、影像等資料分類保存,并根據需要生成檔案資料信息庫。
(一)××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20xx年建設和檔案資料信息庫項目:××市水利信息化項目辦總體牽頭負責,防辦、局辦、××縣等相關處室和單位協助。
(二)水文站網建設:××市水文局總體負責。
(三)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市水管總站總體負責,××縣協助。
(四)水資源費征收管理信息系統:××市水資源管理站總體負責,市水利信息中心協助。
(五)××市防汛抗旱物資管理系統:××市防辦總體負責,市防汛機動搶險隊協助。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統:由河道管理處總體負責,市水利信息中心協助。
20xx××市水利信息化建設必須按照局黨組既定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三統一”原則,具體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水利信息化的“金水工程”,作為新時期水利工作的新任務被水利部列為“十一五”水利十大工作任務之一,××市政府簽署的《共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合作備忘錄》之中,在水利部貫徹落實國發3號文件《工作方案》××市列為西部地區水利信息化試點地區,水利信息化工作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水利工作的重點工作,局黨組將其作為“禹王杯”綜合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縣(××縣)水利(水務、農機)局、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市水投集團高度重視,明確信息化分管領導,成立專門機構,落實專項經費,明確具體工作人員,切實做好20xx年各項水利信息化建設工作。
(二)明確任務,落實經費
××縣(××縣)水利(水務、農機)局、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市水投集團按照20xx年制定的建設任務,結合實際,倒排工作計劃,按照“誰負責、誰建設,誰籌資、誰維護”的原則,逐一落實項目建設及管護經費(詳見附件1、2),未立項的信息化工程項目要抓緊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市水利局將本著“誰積極、支持誰”和“急用先建”原則,統籌安排,確保信息化工作有序推進。同時,××市水利信息中心的銜接,××市水利信息化規劃和信息化“三統一”原則,切實做到各子項目技術標準、××市級平臺相一致,確保資源共享。各項信息化項目(含水文信息化)××市水利信息中心備案。
(三)切實加強已成信息化項目的運行維護
我局在20xx年先后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計算機主干網絡及通信系統工程”、“軟件一期工程”、“水情采集子系統20xx建設項目及土建工程”、“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重慶旱情分中心”;20xx年先后啟動“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應用服務平臺項目”、“視頻會商系統主會場項目”以及“工災情應急系統”等工程項目,××市水利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水平,關系著重慶“金水工程”建設的成敗。請各管護單位務必高度重視,每年明確專項的信息化運行維護專項經費,充分保障已成項目發揮應有的作用。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信息化建設方案篇三
--“十五”期間,全國殘聯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呈快速發展趨勢。技術應用環境覆蓋全國,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高,信息技術隊伍擴大。
--80%的省級殘聯完成了局域網和互聯網網站建設;85%的省級殘聯積極推廣使用業務應用系統和數據庫;全國已有200余個不同形式的殘疾人網站,形成一定規模的網絡宣傳平臺和信息資源集合地;80%的省級殘聯實現統計數據到縣,初步實現了電子化管理。為進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依據(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制定本方案。
--逐步健全和完善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工作基層服務體系。
--連接現有省級殘聯局域網,建立覆蓋全國省級殘聯的廣域網。
--建立和完善統一的殘疾人工作業務數據管理系統。
--建立中國殘聯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殘疾人事業信息資源共享。
--制定網站建設指標體系,進一步推動殘聯系統互聯網網站建設。
--優化完善殘疾人事業統計指標體系,加強統計制度管理和統計臺帳建設。
--組織和推廣信息無障礙技術與應用。
--加強信息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省級殘聯至少配備3-5名專職技術人員,地市級殘聯至少配備1-2名專職技術人員;加強各級殘聯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的普及培訓,制定培訓計劃和考核標準,切實有效地提高殘聯系統計算機應用整體水平,保障各級殘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應用需求。
--中國殘聯制定全國殘聯系統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技術規范與標準,負責整個網絡平臺的組織實施、協調管理;省級殘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逐步完善適應殘聯業務需求的骨干網,積極推進地(市)以下殘聯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完成局域網建設的省級殘聯應盡快實現與中國殘聯網絡平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級殘聯,應加快局域網建設,盡早實現與中國殘聯的網絡互聯。
--整合殘聯系統現有業務數據庫,建立統一的全國殘聯綜合業務數據管理平臺;繼續做好"十五"期間業務數據庫的推廣應用與維護;制定殘聯系統數據和信息分類編碼標準,保證各級殘聯與中國殘聯之間的數據正常交換。
--配合重點業務領域做好信息化技術保障工作,完成20xx年殘奧會殘疾人體育綜合數據庫建設。
--繼續推進殘疾人就業信息網絡建設,經濟發達地區基本形成覆蓋市、區、街的信息網絡;欠發達地區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網絡,并努力向基層延伸。定點城市要建立殘疾人求職、招聘信息網絡數據庫,并負責向上級網絡提供數據。
--積極推進政務信息公開與信息資源共享,充分開發利用殘聯信息資源。中國殘聯規劃制定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整體框架、管理目錄和管理辦法,承建全國殘聯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各省殘聯負責本省的綜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實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與發布。
--建立殘聯系統互聯網網站建設指標體系,規范各級殘聯互聯網網站建設,豐富網站信息內容,增強網站服務功能;加強各級殘聯互聯網網站的自身宣傳與推廣,增強網站與媒體的合作與聯系。
--省級殘聯要建立一支熟悉殘聯業務、具備統計上崗資格、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專業統計隊伍;地市和縣級殘聯要在綜合部門至少配備一名專(兼)職統計人員從事基層統計工作,統計人員要加強統計分析能力的培養,提高統計工作水平,配合殘聯重點業務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做好統計輔助決策服務工作。
--中國殘聯負責制定基層統計臺帳指標和基層統計臺帳制度,開發統計臺帳管理軟件,逐步實現盛地(市)和有條件的縣級殘聯統計臺帳電子化管理,條件不成熟的縣級殘聯首先實現紙介質統計臺帳并逐步過渡;各省殘聯要加強統計部門的管理職能, 健全基層統計管理制度,按照統一部署,組織實施本省基層統計臺帳的建設,定期做好培訓、檢查、監督、管理工作,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積極推動信息無障礙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制定,協調國內外相關單位和技術部門開展信息無障礙技術交流、業務研討、產品及其它計算機輔助設備的考察、研發、推廣等,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標準提供參考依據。
1.中央經費:用于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規范的制定;全國殘聯系統廣域網、信息平臺的基礎性建設與維護;省級以上殘聯信息、統計人員的培訓;中國殘聯互聯網網站的建設與宣傳;信息化建設相關課題的研究;信息、統計資料的編輯及應用軟件的`開發等。
2.地方經費:各級殘聯要將信息化建設納入當地政府發展規劃,設立專項經費,用于本地網絡平臺和網站的基礎性建設,以及數據庫的維護、基層統計工作和信息、統計人員的培訓等。
1.各地須根據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十一五"實施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發展規劃。
2.各省殘聯要根據統一規劃,協同建設的原則,配合各項業務,扎實推進電子政務與應用,做好年度檢查與評估。
3.按照中國殘疾人事業各項統計報表的總體要求,上報統計數據。
【本文地址:http://www.nehjyms.cn/zuowen/300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