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疫情防控物資發放簡報篇一
四川安吉物流集團,第一時間組織干部職工返廠閉環生產,公司宜賓區域430余名各類值守員工以企為家,投入疫情防控、生產物流保障、銷售物流保障等重點工作,每日接送酒業主業員工7500余人到崗往返上班,日均轉運物資3300余噸,全力做好“防疫”“保供”“保產”工作,構筑安全高效的“防疫泡泡”模式閉環管控體系。此外,還承擔了我市防疫前線物資和人員用車保障工作。
宜賓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疫情期間50多家連鎖超市正常營業,組織了50元-198元一份的蔬果肉類抗疫“物資包”供市民選擇。組織員工24小時不間斷分揀打包,安排50余輛配送車輛,連夜將生活物資包配送到指定街道社區物資接收點,目前已累計配送生活物資包39000份,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
宜賓市現代物流協會,發出致全市物流企業的一封信《同心抗疫共克時艱》,倡議企業積極組織物資采購、開展市場保供配送業務,加強產銷對接、農超對接、線上線下結合,確保醫藥物資、“菜籃子”“米袋子”等應急生活必需品暢通供應,充分發揮物流在保供穩價、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宜賓喆安物流有限公司,根據自身企業特性第一時間組織八輛廂式貨車及人員,在政府的統一調配下積極投入抗疫物資運送。同時為市疫情防控辦公室提供車輛支持三江新區抗疫工作。
四川汪涌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疫情期間工作人員堅持在崗,數名駕駛員和工作人員嚴格落實防疫措施,保障此次疫情藥品與重要物資運輸。
四川俊庭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沖在一線配送疫情防控物資、生活及生產保障物資,為戰勝疫情貢獻力量。
宜賓市大華漁港,積極響應政府各項防控措施,為疫情防控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9月18日下午,市商務局組織市餐飲烹飪協會、市餐飲商會、市美容美發商會、市家政協會、市鞋業商會、市名優特產商會、市美食家協會共7個行業商協會開展愛心捐贈活動,向濱江國際指揮部捐贈愛心蔬菜包1700份,60份一線工作人員慰問包,價值4萬余元。
疫情防控物資發放簡報篇二
“政府提供的,三順物流園配送的愛心蔬菜。”“謝謝你們,辛苦了,感謝政府給我們的補貼,而且特別新鮮,種類也非常的多。”
3月10日,紅安縣杏花鄉五豐崗社區居民們統一預訂的20元蔬菜包由德邦快遞準時送達。三順物流園經理劉剛說:“每個愛心蔬菜包有萵苣、西芹、大蒜、胡蘿卜、白蘿卜、土豆等六個品種,外加一個送的大蒜頭,這也是政府對這個愛心蔬菜包的補貼。”
目前,三順物流園進駐蔬菜商戶日均進貨車輛達20臺次,日進貨量達60噸。劉剛說:“菜是當天的,這些批發商鋪當天把菜包裝好,全部都是新鮮的,我們每天備份600份以上。”
這處臨時搭建的物流園由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等執法部門進駐管理,臨時聘請25名志愿者返崗上班,嚴格落實菜品質量、價格、食品安全等規定,督促三順物流園在物資配送、門禁管控、車輛消毒、環境保潔等方面落實責任。
蔬菜批發商徐德坤說:“政府給我們提供三順物流園,免費給我們提供場所、水電、防護服、口罩,包括住宿,防護消毒用品都搞得很好。”
為保障疫情期間群眾基本生活物資供應,紅安縣于2月11日征用三順物流園5000平方米場地,作為蔬菜保供批發集散地,整合城關農貿市場21家蔬菜批發商,免費入駐,集中運營。縣防控指揮部市場供應保障組、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為商戶及配送車輛辦理通行證,打通物資運輸綠色通道,確保全縣物資及時采購,對50余名往返武漢北蔬菜批發市場的采購人員實行隔離居住。
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分管負責人江泓說:“自2月12日以來,三順物流園共進貨560余車次,進貨量約1680噸,物資涵蓋政府補貼蔬菜包、豬肉,以及大米、面粉、糧油、干鮮調料等品種,為疫情期間市民生活物資供應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防控物資發放簡報篇三
長春市會展街道蕪湖社區北海麗景小區是3月12日開始變為封控管理的小區。剛剛開始封閉管理的時候,很多居民在生活各個方面沒有準備,有些措手不及。
為了更及時地了解轄區居民的需求,會展街道蕪湖社區北海麗景網格長充分調動樓棟長和單元長,通過敲門行動,對轄區內1322戶居民逐棟逐家展開調查,充分了解每棟人員情況,重點關注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并做好登記。尤其對孤寡老人進行了特殊關注,網格長和樓長電話24小時開機,派專人提前與孤寡老人溝通,是否需要買藥、買菜和買水果等基本生活需求,同時也會將免費蔬菜上門分發給孤寡老人。
工作中,有很多樓棟長自己掏腰包照顧這些孤寡老人,2棟樓棟長李淑燕就是其中之一。李淑燕平日幫著大家聯系蔬菜物資、病人藥品、孤寡老人照顧、煤氣卡充值,在一個多月的封控期間,她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每當2棟居民下樓做核酸、取蔬菜包,都能看到一個瘦弱的身體在初春的寒風中,忙來忙去。以李淑燕為代表的樓長們,成為北海麗景小區居民的主心骨,服務群眾,真正做到弱勢群體有人管,及時解決百姓難題。很多老年人收到蔬菜包后熱淚盈眶,也有將一封封感謝信送到網格長手中,字里行間流露著真情!
從疫情開始,蕪湖社區北海麗景網格長們就一致認為除了核酸檢測任務,最重要的工作中心就是要把保供工作放在第一位,周圍商超全部關閉后,只有保供單位可以以社區團購形式買基本生活物資,網格長利用檢測核酸空閑時間聯系附近保供企業,最終選定歐亞超市、大潤發超市、皓月牛肉、華正豬肉和供銷社等重點保供企業。
同時,為了避免發生對菜品不滿意的現象,會展街道蕪湖社區北海麗景網格長特意聯系保供單位,由保供單位直接提供整箱蔬菜和水果等產品,自己組裝蔬菜包和水果包,由社區和志愿者組成的隊伍進行分揀和發放,逐袋消殺,把不好的菜品果品直接剔除,盡全力讓轄區居民吃上滿意放心菜,并成立由小區志愿者組成的專門運輸組和消殺組,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北海麗景每天兩次配送物資時間,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每天除了核酸檢測任務基本上都要忙到晚上10點左右,很多志愿者都是席地而坐簡單吃口飯又接著運輸物資了,甚至靠在哪兒直接就睡著了,一聽說來物資了,馬上又起來接著干。有的時候都不喝水不吃飯,因為怕上廁所浪費一套防護服。 截至目前,北海麗景小區共配送蔬菜包3000余件,水果包2000余件,米面油1500余件,肉包855個,紙抽250件、牛奶1000箱、雞蛋1500盒、面包300袋、調料3400件,藥品2000余件,充值燃氣卡200余戶。
疫情防控物資發放簡報篇四
“家里沒有菜了,正犯愁呢,聽說村上成立了物資保障志愿服務小分隊為村民代購生活物資,就打了電話,沒想到志愿者就把我要的蔬菜送來了,服務很周到。這是疫情期間的特大好事,給我們解決了大困難!”家住張家川鎮孟寺村的馬永錄收到送貨上門的蔬菜后連聲稱贊。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孟寺村黨員干部組成物資保障志愿服務隊,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采取“線上聯系,線下配送”的模式,將生活物資送到群眾家門口,使村民不出戶就能購買到生活物資,解決了群眾日常所需購買不便的難處,同時避免了人員頻繁流動、聚集。
記者在縣通達農貿市場見到孟寺村物資保障車的時候,車上已經裝上了滿滿一車蔬菜、水果。“他們村上購買的蔬菜、水果都是整包、整箱、整件的,這樣的話就能便宜點。”攤販李小明說。從市場出來,志愿者們又去為群眾購買煙筒、豆腐、鍋盔等,為了群眾居家生活需要甘當“代購員”、“搬運工”。
“村物資保障小分隊成立以來,每天早上在微信群里登記,當天十二點之前提出的購買需求,我們當天就落實,十二點后提出的需求我們第二天送到,及時高效地滿足了群眾合理需求。老年人我們就送貨上門,年輕人就給打電話讓分時間段來村上蔬菜店取。”孟寺村物資保障志愿服務隊的負責人蘇兒曼說。
在孟寺村的村組群里,看到最多的消息就是各種各樣的代購需求和防疫小貼士。收到代買蔬菜的李世生滿意地笑著說:“村物資保障小分隊方便了我們村民,物資很齊全,東西都是批發價給我們的,很實惠,志愿者們態度也很好,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一個電話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減少了不必要的外出,給政府省心,也讓自己安心。”
孟寺村黨支部書記劉育紅欣慰地說:“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希望群眾都能待在家里,物資保障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避免了人員流動,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給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為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減輕了不少壓力。”
目前,張家川鎮29個村都成立了應急生活物資保障小分隊,及時為村民配送蔬菜等必需品,提升和增強廣大群眾共抗疫情的信心,讓老百姓在家中“宅”得安心、“宅”得放心。
疫情防控物資發放簡報篇五
新一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xx店全鄉上下擰成一股繩,不畏艱難、眾志成城,同心抗疫。近日,我鄉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熱心人士,為奮戰在一線的疫情防控服務工作人員送上愛心物資與溫暖關懷。
xx店廣源超市為xx店鄉疫情防控指揮部、xx店鄉派出所捐贈礦泉水、和其正、八寶粥以及現金等物資累計價值約3000元。
xx店和軍峰超市為xx店鄉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礦泉水、方便面、綠茶飲料等物資累計價值約1500元。
xx村宏偉超市為xx村疫情防控服務站捐贈礦泉水、方便面累計價值約500月。
郭店村徐文河、劉中豪為郭店村疫情防控服務站捐贈礦泉水、方便面、冰紅茶等物資累計價值約2000元。
xx店街道華潤超市為余店村疫情防控服務站捐贈礦泉水、方便面累計價值約500。
潘莊村胡晶為潘莊村疫情防控服務站捐贈飲料、面包等物資累計約500元。
疫情防控物資發放簡報篇六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國內多個地區實施嚴格的管控措施。處于戰“疫”最前線的寧波同樣不例外,多個區域實施管控,確保疫情不擴散。對于不得不待在家里為抗疫作貢獻的市民來說,“吃”同樣是頭等大事。
“被封控在家,保證大家有的吃,并且吃得好,對于穩定人心、鼓舞士氣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加強物資配送能力保障,對于解決老百姓的后顧之憂很重要。”作為市人大代表的朱升海,是海曙區勝豐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董事長。他說,每當這一特殊時刻來臨,居民線上采購生活物資的需求激增,往往導致配送端壓力驟增——后方有貨,但怎么送到居民手中成為難題。
這個問題在前不久的鎮海、北侖戰“疫”中顯現出來。一方面是因為封控小區數量多,且不少企業也提倡員工居家辦公。居家人員數量增多,在電商平臺上下的單也暴增,導致平臺的配送力量即使超負荷運轉,也跟不上訂單增長量。市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某些品類商品暫時缺貨、送達速度慢,或是下不了單。
另一方面,家門口配送存在難點。機關下沉干部、社區干部、物業以及居民志愿者都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還要兼顧社區管理等日常本職工作,人員力量非常有限,使得從小區門口到家門口的配送,這“最后一公里”成為了“難點”。
未雨綢繆是好習慣!朱升海因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是在電商平臺方面發力。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要鼓勵電商平臺加大對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儲備,同時做好應急社會力量儲備,遇到緊急情況立即動員符合防疫要求的保供人員上崗,提升運力,全力保障訂單派送。
其次要在配送資源上做整合。相關部門要積極搭建平臺,鼓勵電商平臺與餐飲企業、外賣店等開展對接,共享配送資源,進行錯時經營,增加配送力量。
最后,要更廣泛地發動群眾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中,采取包片聯戶、網格服務等模式提高居民群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水平,緩解小區門到家門口的配送壓力,確保疫情應急期間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本文地址:http://www.nehjyms.cn/zuowen/1758421.html】